热门关键字:

提米客户端

扫描二维码
下载手机客户端

首页> 文章
商城会员
购物车
我的收藏
我的足迹

文章分类

最新文章

  • 没有最新文章

企业即算法(一)

2020-12-18 17:07:58

如何看待企业的本质,将决定我们解决企业规模化问题的策略。

据一家美国咨询公司研究估算,企业全部价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业务的规模化扩张阶段,即从1到N的阶段。然而,每个行业都有一大批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成长乏力。不仅如此,这些企业虽然从1做到了10,但过程跌跌撞撞,并不顺利,而且一旦市场出现调整,企业就暴露出很多问题。

怎么应对上述难题?建立一套管理的规章制度?理顺组织架构、业务流程、文化、人才等组织要素?搭建从战略到执行的一套管理体系?

这些观点可能都对,但显然还不够。因为在实践中,我们看到不少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,熟悉管理界的种种新词,也在很努力地宣讲文化、构建流程,但在运作中却是说和做两层皮,管理层和员工都很辛苦,业务结果和企业规模始终难见起色。

1
企业本质的新视角

如何看待企业的本质,将决定我们解决企业规模化问题的策略。

企业的本质是什么?

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·科斯(Ronald Coase)认为,企业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。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,企业就是比市场更好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。而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,就是企业发展规模的边界。

在这种视角下,管理就是通过组织、计划、指导、实施、控制等过程,优化配置人、财、物等资源要素,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。

对于企业本质,彼得·德鲁克给出了另外一个视角。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,而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和固有的潜能,创造顾客价值,为他人谋福祉。

不同的企业本质视角,会导致企业家和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日常管理策略

透过科斯的视角,管理者会更关注体系、流程、激励、内部定价机制等管理技术手段,把人视为一种输入到体系中的资源。如果采用德鲁克的视角,管理者会更关注创造客户价值、激发员工潜能、营造自由文化,在管控流程上会柔性处理,把人当人,是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生命体。

在此,我提出一个企业本质的新视角:企业即算法

理查德·道金斯(Richard Dawkins)在《自私的基因》一书中提出,生物体只是其基因用来延续下去的载体。在这个框架下,基因就是一种核心算法,驱动人的各种行为,包括通过学习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。

组织是由人构成的,我们可以把企业当成一个生物体,其中的每个人就像一个细胞。组织有自己的基因,驱动组织决策和执行,因此组织行为就是基因的外在表现。

选择用“企业算法”一词而不是“企业基因”,是因为基因这个概念隐含着先天预设、难以改变,算法则隐含着可以通过逻辑去理解、解构、学习、迭代。相比企业基因的概念,企业算法更能抓住企业核心的本质,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管理的现实和周期。

在企业即算法的视角下,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。管理者的日常思考更多关注组织是否在做出最优决策,主要的障碍有哪些,如何改进。障碍可以是技术性的,如流程、权责、协作方法等,也可以是心理上的,如企业价值观、激励导向、人际关系、个人偏见等。

管理者会通过频繁的复盘来升级迭代企业算法,以期下一次能够更快产出更好的结果。企业即算法的视角可以让企业有更快的进化速度,更好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。

其实,早在半个多世纪前,赫伯特·西蒙(Herbert Simon)就从决策的角度探讨了管理,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。只是,管理即决策的理念在中国当前的管理实践和讨论中似乎并非主流。

[转自 世界经理人 网站  作者:王亚军(本站新闻所引用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,将立即改正。)